中药研发协会副会长范润亮 中华药膳传承人
中药研发协会副会长范润亮 中华药膳传承人
记者 王丽萍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百病小恙,寻医问药。由此机缘巧合,我有幸在西安“国药堂”结识了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华药膳”首席专家范润亮教授。听他浅谈中医医论,细剖个体病案,深觉传统医学之妙,大有醍醐灌顶之感。
范润亮教授虽已年过半百,但黑发如墨,红光满面,中气十足,神采不亚而立青年。据悉,他出生中医世家,乃炎帝第九子直系嫡传子孙。作为中华药膳唯一传人,其祖上曾为多个王朝的宫廷御医,承继无数内宫中医药方剂和御用中华药膳方剂,形成渊源家学,直至清道光年间因触怒龙颜而驱落民间;抗战爆发后,日本人为了从他祖父手中逼取方剂,残杀其家人5口也未得逞;其父为报家仇国恨而追随抗日名将傅作义做其私人医官。范润亮从小随父学习祖传中医绝学,18岁又入读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系,接受了完整的现代医学本科教育,并于毕业后从事西医临床工作多年,得以中西相融,古今并蓄,这为他后来整理开发和临床实践祖传方剂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范润亮教授操一口“改良的内蒙普通话”,语缓词雅,宏厚悦耳。他告诉记者,抗美援朝时期,父亲响应组织调遣,随彭德怀司令奔赴朝鲜战场,文革前夕被下放偏远的内蒙古农村接受“改造”。 3岁起父亲就教自己苦背方剂,而且只准背诵,不准笔录,只准背诵,不准理解!等背会后父亲又打乱顺序,随意抽检,让忘掉前后,只让熟记哪个方剂对啥症。功夫不负有心人,严格训练加上长期勤学,使范润亮广闻博记,共继承祖上治疗疑难杂症的宫廷秘方3000多种,宫廷御用药酒方剂1000多种,药食同源的宫廷中华药膳方剂600多种,并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对祖方进行验证与应用,曾治愈过不少疑难杂症。
范润亮教授学识渊博,儒释道法无一不通,古今中外颇多见解。与他对谈,不像是在跟医学专家谈病,而是在听一位文化学者纵论思想源流、智慧境界。作为中医后代、中华药膳传人,他对中国先贤思想研读尤深,对老祖宗的智慧理念及其医学结晶《黄帝内经》更是推崇备至。他说,中国文化讲究阴阳、水火、相生相克,讲究联系、辩证、转化发展,讲究“度”,讲究“量”,讲究整体和谐、中庸之道,这也正是中医学的立身安命的根基。病在表而因在里,貌在此而实在彼,真正的中医文化必含有我们先祖与古代哲人对人与世界的深刻思考和精准认知,这才是根!因此,中医治病从来着眼全局,扶正以祛邪;贵在调谐,治本以除标。他说,人体概括起来其实就两个字“阴、阳”,或“水、火”:不认识水火,无法谈阴阳;不把握阴阳,无法治百病。这都是老祖宗在《黄帝内经》里早就确定的观点。《黄帝内经》等宛如深厚富足的宝藏,处处能给我们带来惊喜。而今人浮躁,竟只见皮毛。因此,挖掘古人宝贵智慧,普惠民众,为当世所用,乃是中医药界的当务之急,其意义重大,自己也义不容辞。
借得天独厚的家学传承,范润亮教授最终把学术的核心与研发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华药膳领域。他表示,“药材”不等于是“药”,更不等同于“药膳”。中医药材品类繁多,内容广泛,均呈原生态形式;药则是加工炮制甚至配伍对症的药品。药膳指具备药功能的膳、膳功能的药,它在我国的发展史源远流长,从最初或民间的“粗膳”到宫廷的“精膳”,自古便有;而“中华药膳”则纯粹特指宫廷御用或专有的,从大禹王宫到晚晴内廷,经过数千年、无数代、无数皇族贵胄开发试验并食之有效的秘谱方剂,其最大的特性是“药食同源,无毒高效”,其最核心的宗旨是调谐阴阳、安和水火、滋生气血、补养正气,“正气充足,则邪不可犯。”据介绍,近两年他在自己独家拥有的600多款中华药膳方剂中初步准备了几十种将用于开发,目前已运用现代萃取技术和专有设备成功投产了6款;产品面向积极投资健康的高端消费者。
范润亮教授不仅是位中医学者、中华膳食传承者、智慧养生倡导者,也是一位文化思想家、现代梦想家和实干家。他在将古代中华膳食成果进行现代实业转化的同时,他还计划广纳有志有才有能之士,搜集整理民间或遗失的宝贵中医方剂等,重塑《中医大典》,或写就《本草拾遗》,自成一家之言。他说,虽为普通百姓,但自觉肩负着一种“推广祖传御医方剂,弘扬中华传统中医文化,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的神圣使命,《中医大典》和《本草拾遗》如能成就,相信其价值不亚于《四库全书》与《黄帝内经》;如果能干好自己能干的事,能干成自己擅长的事,此生足矣!
成功永远给那些时刻在准备的人,衷心祝愿范润亮教授仁济天下,梦想成真!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百病小恙,寻医问药。由此机缘巧合,我有幸在西安“国药堂”结识了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华药膳”首席专家范润亮教授。听他浅谈中医医论,细剖个体病案,深觉传统医学之妙,大有醍醐灌顶之感。
范润亮教授虽已年过半百,但黑发如墨,红光满面,中气十足,神采不亚而立青年。据悉,他出生中医世家,乃炎帝第九子直系嫡传子孙。作为中华药膳唯一传人,其祖上曾为多个王朝的宫廷御医,承继无数内宫中医药方剂和御用中华药膳方剂,形成渊源家学,直至清道光年间因触怒龙颜而驱落民间;抗战爆发后,日本人为了从他祖父手中逼取方剂,残杀其家人5口也未得逞;其父为报家仇国恨而追随抗日名将傅作义做其私人医官。范润亮从小随父学习祖传中医绝学,18岁又入读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系,接受了完整的现代医学本科教育,并于毕业后从事西医临床工作多年,得以中西相融,古今并蓄,这为他后来整理开发和临床实践祖传方剂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范润亮教授操一口“改良的内蒙普通话”,语缓词雅,宏厚悦耳。他告诉记者,抗美援朝时期,父亲响应组织调遣,随彭德怀司令奔赴朝鲜战场,文革前夕被下放偏远的内蒙古农村接受“改造”。 3岁起父亲就教自己苦背方剂,而且只准背诵,不准笔录,只准背诵,不准理解!等背会后父亲又打乱顺序,随意抽检,让忘掉前后,只让熟记哪个方剂对啥症。功夫不负有心人,严格训练加上长期勤学,使范润亮广闻博记,共继承祖上治疗疑难杂症的宫廷秘方3000多种,宫廷御用药酒方剂1000多种,药食同源的宫廷中华药膳方剂600多种,并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对祖方进行验证与应用,曾治愈过不少疑难杂症。
范润亮教授学识渊博,儒释道法无一不通,古今中外颇多见解。与他对谈,不像是在跟医学专家谈病,而是在听一位文化学者纵论思想源流、智慧境界。作为中医后代、中华药膳传人,他对中国先贤思想研读尤深,对老祖宗的智慧理念及其医学结晶《黄帝内经》更是推崇备至。他说,中国文化讲究阴阳、水火、相生相克,讲究联系、辩证、转化发展,讲究“度”,讲究“量”,讲究整体和谐、中庸之道,这也正是中医学的立身安命的根基。病在表而因在里,貌在此而实在彼,真正的中医文化必含有我们先祖与古代哲人对人与世界的深刻思考和精准认知,这才是根!因此,中医治病从来着眼全局,扶正以祛邪;贵在调谐,治本以除标。他说,人体概括起来其实就两个字“阴、阳”,或“水、火”:不认识水火,无法谈阴阳;不把握阴阳,无法治百病。这都是老祖宗在《黄帝内经》里早就确定的观点。《黄帝内经》等宛如深厚富足的宝藏,处处能给我们带来惊喜。而今人浮躁,竟只见皮毛。因此,挖掘古人宝贵智慧,普惠民众,为当世所用,乃是中医药界的当务之急,其意义重大,自己也义不容辞。
借得天独厚的家学传承,范润亮教授最终把学术的核心与研发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华药膳领域。他表示,“药材”不等于是“药”,更不等同于“药膳”。中医药材品类繁多,内容广泛,均呈原生态形式;药则是加工炮制甚至配伍对症的药品。药膳指具备药功能的膳、膳功能的药,它在我国的发展史源远流长,从最初或民间的“粗膳”到宫廷的“精膳”,自古便有;而“中华药膳”则纯粹特指宫廷御用或专有的,从大禹王宫到晚晴内廷,经过数千年、无数代、无数皇族贵胄开发试验并食之有效的秘谱方剂,其最大的特性是“药食同源,无毒高效”,其最核心的宗旨是调谐阴阳、安和水火、滋生气血、补养正气,“正气充足,则邪不可犯。”据介绍,近两年他在自己独家拥有的600多款中华药膳方剂中初步准备了几十种将用于开发,目前已运用现代萃取技术和专有设备成功投产了6款;产品面向积极投资健康的高端消费者。
范润亮教授不仅是位中医学者、中华膳食传承者、智慧养生倡导者,也是一位文化思想家、现代梦想家和实干家。他在将古代中华膳食成果进行现代实业转化的同时,他还计划广纳有志有才有能之士,搜集整理民间或遗失的宝贵中医方剂等,重塑《中医大典》,或写就《本草拾遗》,自成一家之言。他说,虽为普通百姓,但自觉肩负着一种“推广祖传御医方剂,弘扬中华传统中医文化,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的神圣使命,《中医大典》和《本草拾遗》如能成就,相信其价值不亚于《四库全书》与《黄帝内经》;如果能干好自己能干的事,能干成自己擅长的事,此生足矣!
成功永远给那些时刻在准备的人,衷心祝愿范润亮教授仁济天下,梦想成真!
相去万余里- 帖子数 : 1267
注册日期 : 17-07-12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